新华社:创新——“第一动力”的时代答卷

浏览量:4785 作者: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18-11-14 【字号:

4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就是一部不懈创新的史诗。

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再次焕发深厚的创新禀赋,并不断注入新的基因,使之成为实现伟大复兴梦想的第一驱动力。

风雨40年:创新是最宝贵的精神

广汉市向阳镇距离四川省会成都只有一小时车程,虽位于天府之国核心区,却曾是最贫穷的地方之一。当地人说:“有女不嫁向阳郎”。

1970年出生的向阳人钟敏清楚地记得,她虽有个当干部的父亲,可那时家里仍揭不开锅。

为了不再挨饿,一些农民行动起来:与向阳临近的金鱼乡1978年秋实行包产到组。同年12月,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在大包干契约上摁下手印。

向阳公社也在“偷偷”进行变革。1980年4月,向阳正式取下“人民公社”牌子,恢复“向阳乡人民政府”建制。“摘牌人”是钟敏的父亲。

钟敏说:“这是逼出来的。一个字:穷。人民公社大集体下的平均主义不能鼓励人们的积极性。”

改革后,向阳的粮食产量迅速增加,不久乡镇企业也发展起来。如今这里进行着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改革的试验。

40年来,中华大地上传颂着许多向阳镇这样敢为人先的故事。

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从设立经济特区“杀出一条血路”,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大胆闯、大胆试”;从实施“简政放权”“最多跑一次”的放管服改革,到新一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改革创新无处不在。

复旦大学政党建设与国家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长忠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和发扬光大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其实质就是一条改革创新的路线。”

思想的大解放,带来创新的大活跃;体制的大变革,促进创造的大迸发。

王泽山院士被称作“中国的诺贝尔”,因在火药领域做出了世界级的创新发明,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没有自己的发明创造,就要挨打。我立志做出中国最好的火药。”王泽山说,改革开放带来了春天。他研制火药,从跟踪仿制进入自主创新阶段,使得我军火炮发射威力显著超过国外同类装备水平。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带领团队一直在华中科技大学喻家山下一座山洞里,测量万有引力常数的精确数值。仅仅完成一项实验便需十年,最困难时,仅剩他和几个学生在坚守。

不久前,罗俊院士的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在引力测量精度上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这不仅使中国人在揭示宇宙规律上拥有了更多话语权,而且该项成果具有地质、海洋、太空等领域的巨大应用价值,解决了这一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问题。

“很多东西,别人不会给你,得靠自己。我坚持到今天,是因为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再苦再累,也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把国家发展的‘命门’掌握在手里。这是40年来最宝贵的精神。”他说。

立足新时代:创新是建设强国的支点

2018年10月25日,烽火科技与大唐通信合并后成立的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举行了第一次董事会。

“这本身是一项改革创新,国有企业站在了新起点上。”公司的科技发展部主任张继军说。

他指着液晶显示屏上密织的网状图向记者介绍,这便是光纤通信的国家信息高速公路。2000年前,这个领域还要依赖外国公司,现已全部国产化。这不仅保障了国家安全,还形成了巨大产业价值,并且开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公共产品。

“我们的技术先后获得了约3000项国内外专利。”张继军说。

中国信科所在的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也因发达的光电子信息产业而被称作“光谷”。

因光而生,聚光成谷。今年是武汉光谷设立30年,曾经的荒郊野地,如今高楼林立。走进光谷的展示大厅,屏幕上闪耀着十数种拥有自有知识产权的“世界第一”。光谷的蓬勃发展是“以科技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体现。

在激烈的国际医学影像研究竞争中,PET堪称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诊断的利器,与CT、核磁共振并称为医学影像“三大件”。

“让中国患者早日用上国产先进医疗产品”,是数字PET创始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谢庆国的最大心愿。他表示,“数字PET大大提升了传统PET的功效,进入临床后,将打破西方垄断,进一步降低医疗器械价格,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谢庆国说,能够做出这样的发明,得益于近年科研经费的增加,这是以前不可想象的。

40年国家经济发展的奇迹,为创新注入财力支撑,而创新则进一步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2018年10月联合发布的《2017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76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2.3%,R&D经费投入强度再创历史新高。

“我国R&D经费投入增速保持世界领先,投入强度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同时,我国研发投入结构向好,基础研究经费占比进一步提升,有力推动了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夯实了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基础。”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高级统计师张鹏说。

技术和产业创新高地的打造,必须有政府自身的改革创新。

“我们建立了高效率的‘小政府’。”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子清说,新区的常住人口超过150万,工作人员数量却是其他行政区的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他说:“按照新发展理念,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我们转变工作方式,切实让科学家感到光谷适合他们的生长。要尊重知识分子的想法,保护他们的知识产权,减少他们办事的麻烦。”

新区建立了政务大厅,推行“一站式”服务,让原来需要半个月才能办下来的企业注册登记等手续,减少到几天甚至一天内完成。新技术也被引入政务。

“不少点子是管委会公务员们吃饭聊天时聊出来的。有一次,我们说,为什么要让人们排大队呢?为什么不建立一个自助式机器系统呢?”管委会工作人员丁鹏说。

于是诞生了“不动产自助取证机”。“车主通自主受理终端”“出入境证件自助邮寄终端”等也应运而生。

“创新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创新要贯穿我们的一切工作,要让它在社会蔚然成风。”刘子清说。

面向新发展:创新是驱动未来的引擎

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创新”是最常听到的高频词。各种新式机器、新创技术、新颖术语、新鲜想法,令人目不暇接。

参展的通用汽车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说,企业发展要通过做买卖,但最关键的还是要靠创新。

几千种新产品令人炫目,但也有人从中看到忧患。科普工作者李重民说,从参展的世界一流企业身上,我看到了我们与他们的差距。

专家们认为,进博会具有深层意义。它用创新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交融,让中外携手共同突破世界经济瓶颈,同时还带来紧迫感,将推动国内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各行各业加快创新。

创新永无止境。在距离上海不远的苏州和无锡,这里曾因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而被世人称为改革开放的“苏南模式”。

相较于老一辈乡镇企业家的筚路蓝缕,新时代的“创二代”身上,敢为人先的“创新基因”一脉相承。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办人都是80后,企业创办仅5年,已在为不少主流厂商的传感器和隔离器提供核心芯片。

纳芯微电子首席执行官王升杨说,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一半,整体上是一个研发导向的公司,创新是公司的核心要义。

“新时代,必须将创新进行到底。我们新一代年轻企业家肩上的使命,就是要去打破以往思想的束缚,用新观念创造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王升杨说。

由“发家”到“发明”,由“制造”到“创造”。“创二代”们“鼎新革故”,“新苏南模式”闪耀着创新的光芒。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中国迎来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排在第一位。

专家们认为,“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挑战,总结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顺应全球变革的潮流趋势,而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必将带动我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陈保中说,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党实现了发展理念的重大创新,必将引领全党全国人民创造更大的奇迹。

形势与40年前相比,有了很多不同。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国内外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

在距向阳镇约30公里的西南交通大学,一场改革让这里被一些人称作“科技界的小岗村和向阳镇”。

西南交大的管理者们正在进行一项“大胆的试验”:让科研人员享有部分职务发明的专利权,而之前所有专利只属于单位。

西南交大科技园副总经理康凯宁认为,这得益于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方案的出台,四川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南交大可以“先走一步”。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如果说小岗村、向阳镇的率先突破,解决了农民吃不饱饭的难题,那么西南交大的大胆尝试,则是在探索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的创造积极性。

改革者们相信,这将最终使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方式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许多方面的试验正在进行。允许探索、敢于突破,这本身就是思想的解放,是改革开放40年来创新精神的延续。”康凯宁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是善于创造的民族,有过很多伟大发明。只要坚持创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西南交大党委副书记桂富强说。

相关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